说到底,一味追求“绝对真实”,这其实也是一种“政治正确”

来源:观察网 时间:2023-05-11 12:50:32

【本文来自《9.3到4.9,只因这三个字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
澳洲老穆

“只有从内心能够理解主旋律的人,才能拍出好的电影。” ?


(资料图片)

客观来说,“主旋律”也就是“政治正确” 应该和拍电影没有任何关系,除非你是拍宣传片。

但宣传片即使能够拍到“大饼莱恩”的程度,也最多只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给人洗脑,日子一长,和看到米国军队在现实世界的所作所为以后,这种东西就没人会相信,也就没人要看了。以后拍的二战电影电视剧,即使场面再真实,但因为根本没有可信的事实基础,所以这些东西的层次其实和神鬼魔幻片是一样的。而且比神鬼魔幻片更糟,因为至少神鬼魔幻片说好了就是胡说八道的,还没有试图伪装成真实的故事来欺骗你。

这就是为啥被“主旋律”影响的电影,最终都会是烂片。

电影艺术不能完全“政治正确”,不能完全符合“主旋律”。因为电影这门艺术需要表现出让观众感觉到的真实。而即使世上人人为了自保都天天戴着假面具生活,但大家心里还都是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。

“政治正确”其实是“仅仅是表面正确”,而且带有极端化的涵义——比如“种族平等”难道有什么问题?而所谓的政治正确,是白雪公主变成黑人,任何电影必有一个黑哥做主配;“重视环保”有什么问题?而极端到吃素甚至要求关闭所有工厂,这就是扯淡了。。。话说回来,如果环保少女格蕾塔没有空喊口号(实际大量不环保行为),而是真的不使用不接触一切“不环保”的现代产品,即便让不少人觉得可笑,但也不至于活成一个笑话。

-

很显然,“主旋律”与“政治正确”因为都是(当时的)主流社会认为“正确的观念”,确实容易造成混淆。但两者存在根本性的差异,那就是真实性——只要是虚假的内容,那就是“政治正确”;而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,这就是“主旋律”。无论《长津湖》、《红海行动》或者《万里归途》,包括“大饼莱恩”,基本可以归类到“主旋律”,但它们有没有事实基础?情节细节有或大或小的夸张?不完全符合史实?。。。这些情况确实存在,但是在“主旋律”也就是价值观和思想主题上,哪一点欺骗了你?

-

说到底,一味追求“绝对真实”,这其实也是一种“政治正确”——宣传片固然可笑,但要求“电影就是纪录片”何尝不是极端化的扯淡?主旋律是随着时代变化的,但关羽岳飞的事迹即便有夸张演义的成分,但至今被人传诵。如果单纯的政治正确而没有事实基础,比如“二十四孝”即便在古代也有很多人质疑了。。。同样的道理,“孝顺父母”有什么问题?是不是主旋律?而一旦极端化教条化,就会变成政治正确,不然呢?

-

另外,武侠是成人的通话,电影何尝不是?电影艺术确实需要让观众“感觉”到的真实,但也仅仅是“感觉”而已——武侠片科幻片都是“看上去真实(不出戏)”,但实际有多少真实的成分?即便是所谓的“传记片”甚至真正的纪录片,真的就是绝对是事实精准立场客观?事实上,作为电影“感觉真实”就不错了,找得到事实依据就更好,不然呢?而所谓“感觉真实”本来就是建立在知识和阅历上的,在史学家眼里,所有的历史电影都是“戏说”;在科学家眼里,所有的科幻包括军事片都是瞎扯淡。。。所以呢?什么电影能比神鬼魔幻片更好?

-

至于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如何活得真实或者活得逍遥,如何判断真实如何自保如何上进等等等,总归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在“生活中学习生活”,而不能也不可能“从电影中学习办公室政治等等”,没错吧?另一方面,通过看电影来发泄来消解来放松等等,这才是电影存在的主要意义之一,不然呢?

-

在我看来,电影不能仅仅是主旋律,百花齐放才是春,无厘头也有存在价值。但是,所谓“电影不能完全符合XXX”,这就是看上去正确的废话——“爱国主旋律”的电影能不能加上爱情?能不能描写人性的丑恶?战争片里“正方”出现怕死逃跑的士兵,这就是不符合“主旋律”?。。。如果这样极端,何尝不是“自己竖个靶子自己打到”?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2000-2023 by www.jiaoyu.yin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

邮箱 : 435 227 67@qq.com